小提琴家盛中国:第一任妻子是郑小瑛三婚娶日本钢琴家为妻

时间: 2025-04-21 17:01:32 |   作者: 案例分析

  盛中国在海内外都享有极高声誉,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。其代表作有《梁祝》《永恒的旋律》《新疆之春》等,数代乐迷都受到他的影响。

  盛中国的演奏有着热情奔放且细腻甜美的风格,充满了诗情画意与浪漫幻想,具备很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。

  盛中国历经三段婚姻。其首任妻子乃是声名远扬的音乐指挥家郑小瑛。1994年,时年53岁的盛中国于第三次婚姻中迎娶了日本籍的钢琴演奏家濑田裕子。在婚后,盛中国和他的日本籍妻子在收入方面划分得颇为清晰,如此这般的跨国婚姻是不是真的幸福呢?

  盛中国籍贯为江西临川,于1941年在重庆诞生。盛中国的父亲盛雪,是声名远扬的小提琴教授,还出任过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主任这一职位。盛中国的母亲朱冰,籍贯长沙,是一位稍具名气的女高音歌唱家。

  盛雪和朱冰这对投身艺术的夫妇一共养育了11个孩子,盛中国在家庭里排行老大,他的身后有5个妹妹和5个弟弟。算上盛中国,他的兄弟姐妹里有10个人是小提琴演奏家。

  盛中国年幼时与父母一同在南京居住。1948年8月,在南京即将解放之时,盛中国随父母及家人前往江西南昌。

  盛中国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优秀的艺术基因,在5岁时开始有效学习拉小提琴,到了7岁,于南昌被赞为“天才儿童小提琴演奏家”。

  没过多久,南昌得以解放,并且被接手管理。江西省军区文化部的陈部长是个小提琴爱好者,他很赏识盛雪,于是邀请盛雪到文化部宣传队担任教师,薪资待遇为每月850斤小米,这一薪资在当时相当于3个工人的月工资。

  1950年的春天,盛中国跟随着父母与家人前往长沙居住。彼时,盛雪在湖南音乐专科学校担任教职,而盛中国和他的弟弟妹妹则勤奋刻苦地练习小提琴。

  1951年的时候,湖南音专被并入到湖北省教育学院,盛中国于是就跟着父母与家人热热闹闹地前往武汉定居。

  盛中国极具定力,父亲给他安排的作业他每次都会超额完成。抵达武汉没多久,盛雪就被派去支援农村的土改工作了。父亲不在身旁的时候,盛中国每天都能自觉地练琴长达6个小时。

  1951年的夏天,武汉人民广播电台积极地向盛中国发出邀请,希望他能录制时长为1个小时的专题节目。

  应电台的要求,盛中国奏响了莫扎特的《第五协奏曲》、亨德尔的《第四奏鸣曲》,还有舒伯特的《圣母颂》《回旋曲》《霍拉舞曲》,担任钢琴伴奏的是盛雪的好友黎英海先生。

  没过多久,由盛中国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就在电台播放了,收获了潮水般的好评。当时年仅10岁的盛中国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,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,称他为天才琴童。

  1953年7月的时候,湖北省教育学院归入了华中高等师范学院,盛中国和他的妹妹盛中华就在这所学院的附小就读。盛中国当时念四年级,而盛中华则就读二年级。

  盛雪对待盛中国的要求极为严格,下午放学后必须在4点到家,完成作业后就得赶忙练琴直至晚上7点。晚餐过后,盛中国于8点再次开始练琴,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才结束。

  武汉的夏天仿若火炉一般,盛中国的家中既未安装空调,也不见电风扇的踪影,他在家中拉琴没一会儿,全身就被汗水浸透了。

  盛雪过一阵子便拿毛巾把儿子身上的汗水擦拭干净。为了使儿子夜间能睡得安稳些,到了晚上,盛雪就拿着蒲扇给盛中国扇风,直至儿子酣然入睡,他自己才去歇息。

  1953年6月,盛雪和朱冰再度迎来了他们的第7个孩子,是儿子盛中龙。朱冰尚处于月子期间,中央音乐学院就将盛雪调过去担任教职。

  彼时中央音乐学院尚在天津,盛中国与父母再度迁至天津生活,盛中国入读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。

  在那段时间里,经由父亲的引荐,盛中国向当时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小提琴大师马思聪先生讨教,马思聪对盛中国作出了很高的评价。

  1956年的时候,盛中国参与了天津市少年儿童小提琴比赛,并且一下子就荣获了冠军。当时《人民音乐》杂志还刊登了盛中国的参赛照片呢。

  1958年的时候,中央音乐学院迁至北京,盛雪和学校的领导在教学理念方面产生了差异,随后他被调往南京艺术学院任教,这样一来,盛中国的一家便又到南京生活了。

  这一年,盛中国年仅17岁,于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天津、北京、江苏等地四处漂泊辗转,这给他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。然而,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,盛中国刻苦练琴的初心从未改变。

  那时的南京艺术学院尚无附中,盛中国被其父送到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求学。因文化课的问题,他未被该校录取,于是盛雪又把儿子带回南京。

  盛雪已不再于中央音乐学院执教,然而有一位领导仍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对盛雪加以批评,称其将儿子视作私有物,不论到何处都把儿子带于身旁。

  这样的批评传进了盛雪的耳中,盛雪感到十分委屈,她心想:父亲培育儿子,难道有什么不对之处吗?

  这位领导的意图,便是期望盛中国可以重返中央音乐学院附中。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之下,盛中国只好把儿子再次送回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学。事实表明,盛中国重新再回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这一举措是正确的。

  1960年的时候,盛中国被有关部门选中,前往苏联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学院深造学习。当时盛中国年仅19岁,他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才刚刚出生不久。

  郑小瑛于1929年在上海诞生,她比盛中国要大12岁,当时已结了婚,并且育有一个5岁的女儿。郑小瑛的父亲早年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,她的母亲毕业于上海女子体育师范班。

  郑小瑛容貌秀丽、仪态端庄,浑身上下都透着成性的迷人韵味,这对青涩稚嫩的盛中国来说极具吸引力。在寒冷的莫斯科,盛中国和郑小瑛彼此慰藉、互相温暖,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不断加深。

  1964年的时候,盛中国和郑小瑛完成学业回国。盛中国被安排到中央乐团担任小提琴演奏工作,郑小瑛则是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。

  郑小瑛在出国留学之前,其婚姻就产生了问题,重点是夫妻二人性格难以契合,她的丈夫缺少对郑小瑛的理解与包容。

  由于郑小瑛急于出国,所以将离婚之事延后了。郑小瑛返回北京之后,便与丈夫办妥了离婚手续,女儿郑苏跟她一同生活。

  1965年的时候,盛中国和郑小瑛于北京步入了婚姻殿堂。实际上,盛中国的父母并不赞同这桩婚事,关键原因主要在于两人的年龄大小差距过大,而且郑小瑛还育有一女。

  盛中国成婚之际年仅24岁,其成熟程度与郑小瑛相比差得很远,并且也毫无做继父的经验。婚后不久,二人之间便产生了诸多矛盾。

  1966年,特殊时期拉开序幕,盛中国的父亲盛雪受到冲击,被污蔑为“黑七类”成员、“反动学术权威”。盛雪被囚禁于牛棚之中,常常被拉出去接受批斗,批斗结束后,他还得去挖阴沟、打扫厕所。

  郑小瑛的境遇颇为不佳,当老师站于台上遭受批斗之际,她就在旁边一同陪斗。1967年,郑小瑛被下放到河北的某支部队里接受再教育,每日都要到田地里劳作。

  彼时,盛中国和郑小瑛的心境都极为不佳,二人鲜少联络,感情也渐渐变得淡薄。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,盛中国与郑小瑛离了婚,他们没共同的子女,自那以后便再无关联。

  盛中国在离婚的时候恰好处于而立之年,他的父母催促他重新组建家庭。当时,盛中国的大妹妹盛中华慢慢的变成了母亲了,父母只要一见到盛中国就会唠叨:你已经不小了,赶快重新组建家庭生孩子吧。

  盛中国并不抵触婚姻,然而由于有过离婚的经历,他在对待再婚之事时就变得极为慎重。

  1974年的时候,盛中国碰到了一位让他心仪的从事文艺工作的年轻女子。这个女子是北京本地人,处于未婚单身的状态,模样长得很俊俏,对盛中国满心崇拜,没过多久盛中国就和她步入了婚姻殿堂。

  盛中国身为艺术家,在生活方面有自己的期望。然而,繁杂琐碎的婚姻生活与他心中所预期的存在着差异。

  婚姻解体了,可盛中国的父爱从未缺位,他不时去探望女儿,还会给女儿带去零食与玩具。当女儿跟着盛中国生活的时候,他便会教女儿拉小提琴。

  盛中国的演出事务十分繁忙,在女儿仅仅5岁的时候,他就出钱让女儿学习拉小提琴。盛洁尽管并非天天都能与父亲相伴,但她和盛中国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,这也是最让盛中国感到欣慰之处。

  1986年12月的时候,盛中国正在日本筹备他的个人演奏会,当时需要找一位钢琴伴奏。盛中国在日本的经纪人中山女士,向盛中国推荐了濑田裕子。

  1961年,她在日本东京出生,年龄要比盛中国小20岁。濑田裕子从5岁起就开始接受钢琴方面的训练,6岁时便登台进行演奏,被人们称作钢琴神童。

  濑田裕子的成长历程和盛中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,这种相似之处致使盛中国对她有了先入为主的良好印象。

  那时濑田裕子才刚刚从日本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,盛中国对她不太信任,于是让她弹奏法国作曲家弗兰克的《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》。

  濑田裕子仅仅练习了数日,然而其演奏水准却超乎了盛中国的预料,于是盛中国决定让濑田裕子来担任自己的钢琴伴奏。

  1987年3月28日,盛中国于日本东京举办了小提琴个人演奏会,引发了强烈的反响。

  盛中国和濑田裕子之间的配合极为默契,如同水融一般,这使他们在圈内外都赢得了人们极高的称赞。

  从那之后,国内有不少机构邀请盛中国开展巡回演出,而每一次盛中国都会让濑田裕子担任他的钢琴伴奏。

  濑田裕子生得容貌姣好,身姿婀娜,性情温婉,与人交往时尽显礼貌得体。盛中国表演结束之后,周围的人都夸赞说:你们二人极为般配。

  实事求是地讲,最初盛中国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和濑田裕子谈恋爱。这是因为他比濑田裕子大20岁,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,并且还有一个女儿。可濑田裕子是未婚女子,他觉得自身和她并不般配。

  之后,周围的人提及的次数多了,盛中国再次看待濑田裕子时,内心产生了细微的变化。

  濑田裕子对盛中国的才华以及他的绅士风范十分钦佩。另外,盛中国尽管已步入中年,可他头发乌黑,腹部没有赘肉,身材保养得十分好,看起来起码要比实际年龄小10岁。

  随着交往日益频繁,濑田裕子对盛中国渐生情愫。为了能更好地与盛中国沟通,濑田裕子下苦功学习中文,仅仅半年的时间,她就能操着流利的汉语和盛中国进行交流了。然而盛中国却认为日语学习起来难度太大,自学一阵子之后就放弃了。

  所以,盛中国在平日与濑田裕子交流时使用的都是汉语,在语言方面不存在阻碍,他俩对对方的好感也在不断地加深。

  1989年,盛中国和濑田裕子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。为了使女儿接受濑田裕子,盛中国多次安排女儿盛洁跟她进行接触。

  濑田裕子有着不错的性情,盛洁颇具教养,并且她们二人都投身于艺术领域,在情感上有许多共鸣之处。所以,盛洁并不反感濑田裕子成为自己的继母,这也减轻了盛中国内心的担忧。

  然而,濑田裕子的双亲并不看好女儿的感情之事,他们未曾到过中国,还以为中国依旧如往昔那般贫困且落后。为了消除准岳父岳母的担忧,盛中国特地邀请他们前来北京作客。

  濑田裕子的双亲抵达北京之后,未曾料到北京竟比东京更为美丽,生活也更便利、繁荣。并且盛中国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位年逾五十的人,于是濑田裕子的父母认可了盛中国。

  1994年6月18日,盛中国和濑田裕子于东京举办了婚礼,到了7月23日,他们又在北京举办了婚礼。

  盛中国于北京购置了3套房产,购房资金皆由盛中国一人支付。为使濑田裕子心生归属感,盛中国把婚房的产权登记为濑田裕子之名。

  盛中国和濑田裕子在收入方面界限分明,二人于工作而言属于合作伙伴关系,每一场演出完毕之后,盛中国都会把收入的三分之一转账到濑田裕子的银行卡中。

  盛中国和濑田裕子都不会去探听彼此的收入情况,他们各自打理个人的钱财。盛中国不清楚濑田裕子有多少财富,濑田裕子同样也不晓得盛中国的财富状况,这对夫妻也不会去追问对方钱财的使用去向。

  婚后,濑田裕子随盛中国在北京定居,盛中国的国籍仍然为中国,濑田裕子则是日本国籍。

  每一年的元旦,盛中国都会陪同濑田裕子返回日本。而新春佳节来临的时候,盛中国就和他的妻子回到北京,与家人欢欢喜喜地共度春节。

  盛中国和濑田裕子频繁往返于北京与东京两地,二人的生活喜好愈发趋于一致,不过,双方各自的收入一直都是自行保管。

  濑田裕子不甘心仅仅担当盛中国的伴奏者,在盛中国的支持下,她于东京举办了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,收获了广泛的赞誉。

  盛中国极具爱心,他拥有14把小提琴,每一把都价值不菲。2007年,央视举办捐资助学晚会之时,盛中国把自己心爱的一把小提琴拿出来拍卖,最终以100万的价格成交,并且他将这笔钱悉数捐出。

  2008年的时候,盛中国又把另一把小提琴以50万的价格进行拍卖,并且将拍卖所得的钱捐给了捐资助学基金会。

  盛中国在53岁时与濑田裕子成婚,他并无生育宝宝的想法。濑田裕子原本有着成为母亲的渴望,不过她尊重自己的丈夫,于是便和盛中国成为了丁克夫妻。

  盛中国的第三任妻子是濑田裕子,他们二人年龄相差20岁。由于双方都从事艺术工作,并且是利益共同体,所以彼此相处和谐,很少产生矛盾。

  丈夫离世之后,濑田裕子悲痛万分,她的父母将她接回了日本。在阴影里徘徊了两年多之后,濑田裕子才得以走出阴霾。

  濑田裕子的丈夫离世之时,她刚过50岁。她既富有又颇具声名,依然保有迷人的韵味,不乏异性向她示爱,然而濑田裕子对丈夫怀着极深的情感,便委婉地拒绝了追求者。

  濑田裕子的丈夫离世后,她依旧把自己视为中国儿媳。每年她都会到北京居住一阵子,并且参与国内的一些演出,通过这一种方式来缅怀在天堂的丈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