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25日,一位厨师正在后厨烹饪间,用炒菜机器人烹制菜品。 河北日报记者 李巍摄
有这样一位大厨,脑子里装着上千道菜谱,不只能做川菜、鲁菜、粤菜等八大菜系的菜品,各种当地特色菜也不在话下。愈加令人称奇的是,一盘菜,从质料下锅到盛盘上桌,两三分钟之内就能搞定。这样的大厨,哪家饭馆不想要呢?
2024年12月25日,在唐山高新区唐朵青年公寓一层的机器人餐厅里,记者目击了这位大厨炒菜的全过程。
“正午好!”一进餐厅,就有一个迎宾机器人迎上来。在它的引领下,记者走进餐厅。最里边一道通明的玻璃后边,便是后厨烹饪间,一位身穿白色制服的厨师正在繁忙。莫非,他便是那位三头六臂的大厨?
当然不是。此刻,这位厨师正一起控制着5台设备。餐厅服务员说:“这5台炒菜机器人,才是超级硬核的大厨。”
要做的下道菜,是唐山特色菜鸭黄豆角。只见厨师在炒菜机器人的显示屏上输入菜名,然后把预备好的豆角和鸭蛋黄碎末别离放入料盒中,点击显示屏上的“烹饪”键,上面马上显示出这道菜的制造时刻——48秒。
敏捷升温后,炒菜机器人“肚子”里的圆桶开端滚动,各种调料、食材依据程序设定,分时分步主动投放到圆桶内。几番旋转后,圆桶倾倒,菜品主动落入下面的托盘内,全程清新无油烟。
眼前的这道菜,鸭蛋黄裹满豆角,碧绿与金黄调配,色彩煞是好看。记者夹起来尝了一口,表皮酥脆,蛋香浓郁。
“咱们刚吃的菜,原来是机器炒出来的啊。”见到记者拍照片,正在用餐的两个小伙子也来围观。记者问他们:“和人工炒的菜比,滋味有差异吗?”对方答:“咱们是第一次来,彻底没吃出来。”
接下来,服务员将炒好的菜,放到传菜机器人的托盘上,选好详细包间,下好指令,传菜机器人就向着目的地出发了,安全,平稳。
运营这家餐厅的,是高膳(河北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。该公司CEO王诚永介绍,高膳公司是唐山机器人工业出资基金建立后,在唐山高新区协作落地的首个炒菜机器人项目。该基金于2023年11月正式建立,要点出资机器人及其上下游工业相关的优质项目,助力唐山机器人工业做大做强。
“其实,咱们是一家机器人出售企业。开餐厅,是为了向客户展现咱们产品的使用场景。”王诚永和记者说,炒菜机器人代替人工,不只处理了出菜慢、菜品难更新、滋味不稳定等问题,还十分大地节省了餐厨的人力本钱。现在,他们有几十台炒菜机器人,服务于唐山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食堂。
近年来,唐山高新区抢滩布局机器人工业,着力打造人机一体化智能体系新高地。现在,该区机器人企业总数已达198家,占唐山机器人企业总数的90%以上。
“机器人并非一个孤立的工业。咱们正聚集市场需求,施行‘机器人+’行动计划。”唐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董学忠说,一个以机器人为引领,包括人机一体化智能体系、数字工业、安全应急、医药健康和新能源的五大工业集群,已在唐山高新区兴起。(河北日报记者 李巍)